小红书上看到了一个slo成像的视频。。。
直接搜号搜出一个论文摘要…结论是slo在成像上比超声靠谱。原视频在小红书,动态的,描边看着还挺全的,分轻重的彩虹图 本帖最后由 luluyuki 于 2024-7-2 10:37 编辑
。。 本帖最后由 luluyuki 于 2024-7-2 10:36 编辑
链接发不出… luluyuki 发表于 2024-7-2 10:33
链接发不出…
十年内没大的进步曹 恩知 发表于 2024-7-2 11:21
十年内没大的进步曹
所以说还是慢慢等蔡司吧。。。pm也就是yag的翻版 比b超好多了,b超只拍到我眼里最大的一根混浊,而且相比整个玻璃体显得非常小。 1111 发表于 2024-7-2 13:48
所以说还是慢慢等蔡司吧。。。pm也就是yag的翻版
看pm的时间表,国内即使引进也要到2030年以后了,十年已经过去一半了 jlsphdm 发表于 2024-7-2 18:51
看pm的时间表,国内即使引进也要到2030年以后了,十年已经过去一半了
不会那么晚,27年就完事了,28年试点。先不说中国大概率参加试点,等不及也可以去加拿大打 目的: 探讨动态宽场扫描激光检眼镜(SLO)和B扫描超声在飞蚊症患者玻璃体异常影像学检查中的应用。
方法: 21 例患者接受了动态 SLO 和 B 扫描超声检查,以对其玻璃体异常进行成像。在查看这些视频后,患者根据每种成像技术对飞蚊症的视觉感知的接近程度,以 1 到 10 的等级对每种成像技术进行评分。
结果: 患者的平均年龄(12名女性和9名男性)分别为47.7岁±18.5岁。患者的 SLO 成像中位得分为 9 分(平均值 = 8.43),而超声的中位得分为 5 分(平均值 = 4.95)(P = 0.001)。宽场SLO成像显示,在形成的玻璃体的冷凝物中具有三维互连性,玻璃体表现出与眼扫视的平移和旋转运动。
结论: 飞蚊症是一种常见的主诉,但很难知道玻璃体的影像学检查结果是否与患者的感知相关。与B扫描超声检查相比,宽场SLO似乎可以更好地成像与患者如何感知自己的飞蚊症相关的玻璃体异常。尽管有“飞蚊症”一词,但视频中的玻璃体异常似乎是玻璃体框架复杂三维退化的表现。
这是根据论文题目搜到的论文摘要,没法查看全文,需要机构订阅,scihub也暂时没收录。 总之是,slo在成像上效果好于超声,这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技术。不知道有没有研究患者年龄和浑浊物类型对成像的影响,但最小的参与者是29岁,论文也明确说明了就是针对裂隙灯看不到的浑浊物。具体如何就得查看原文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