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张某因裸眼视力低,视疲劳症状明显来河北分中心进行验光检查,以下为顾客初查情况。
初查丨 38岁,男,主诉视疲劳,看远看近不持久,近距离工作犯困,眼睛酸痛,无戴镜史,无过敏史,无屈光不正家族史,无眼病与全身病史
用“视功能综合分析法”分析此案例丨
分析得出,顾客的视功能异常类型为调节不足引起的集合不足,解决方案为屈光矫正结合视觉训练。因顾客长期近距离看电子设备,所以选择防蓝光镜片。 视觉训练5次后丨
前五次训练中主要以单眼翻转拍,聚散球,偏振立体图为主,主要训练目标为建立顾客调节和集合的反馈机制,获得自主性调节和自主性集合能力,还有获得正常的调节幅度和融像能力。在训练过程中发现顾客翻转拍进度较慢,经常需要降低难度才可完成,所以训练过程中要注意根据顾客的反馈调整训练方案。 通过第六次复查结果可以看出,顾客的矫正视力已达到1.0,远距离和近距离的融像范围皆可代偿问题眼位,正相对调节有所提升,但数值仍略低,调节灵敏度有所提升,但进步较慢,调节幅度已符合年龄相关最小调节幅度。
视觉训练10次后丨
根据上述检查结果我们开始制定后5次的训练方案,主要以获得正常的正负融像性集合幅度和灵敏度,和整合伴随调节需求变化的集合过程为目标制定方案。 后续的训练项目主要以远近字母表,单侧倾斜实体镜,B-O立体镜,裂隙尺为主。训练过程中发现增加难度后,顾客疲劳感明显加重,所以在训练过程中会适当增加休息时间,让顾客缓解疲劳感。 顾客已完成10次的训练计划,在第12次复查中我们可以看出顾客的视功能情况整体有所改善,但调节灵活度略差,考虑是由于顾客年龄和工作习惯导致。
总结丨
1.与顾客沟通了解到顾客每天需持续近距离工作8小时以上,顾客主诉每次训练完回家,眼睛疲劳感明显好转,但持续时间短暂。 2.顾客由于时间紧张并未选择继续训练,选择家庭训练,并叮嘱顾客三个月复查。 3.由此案例可见,视觉训练对成人视功能异常有改善作用,但与青少年相比可能进度较慢。 4.检查结果中显示顾客融像和调节均有改善,但不能代表长期的视功能状态。
|